UOB Malaysia Painting of the Year 2024

大华银行马来西亚年度绘画奖 2024

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大赛(POY)创办于1982年,是东南亚地区最负盛名的年度艺术奖项之一,旨在表彰该地区丰富多彩的艺术才华。该大赛将于2024年举办第43届,延续其发掘和培养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艺术家的传统。

2024年,马来西亚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大赛(POY)迎来第14届,延续了其表彰杰出艺术人才的传统。槟城艺术家Hasanul Isyraf Idris凭借其作品《榴莲》(Durio)荣获最高荣誉。这幅精美的水粉画描绘了榴莲树(学名Durio)的生命周期,并强调了无刺蜂在其授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Hasanul的创作灵感源于他四年的旅程,他记录了霹雳州静修工作室周围的生物多样性,这反映了他与自然及其复杂过程的深厚联系。
















作为全国冠军,Hasanul 获得了 10 万令吉的现金奖励,并代表马来西亚参加大华银行东南亚年度最佳艺术家大赛,与来自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顶尖艺术家同台竞技。在新兴艺术家类别中,Nurul Shahida Ibrahim 凭借其名为“Baruh”的混合媒介作品荣获年度最具潜力艺术家称号。她的作品以错综复杂的线条描绘了田园诗般乡村景色之下残酷的生活现实,创作耗时约两个月。Nurul 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为她赢得了 1.6 万令吉的现金奖励,并被认可为马来西亚艺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2024 年大华银行年度最佳艺术家大赛展示了马来西亚艺术的深度和多样性,强化了马来西亚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以及培养创造性表达的重要性。

各艺术家类别的获奖者如下:

哈桑努尔·伊斯拉夫·伊德里斯
Hasanul Isyraf Idris 是一位毕业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玛拉理工大学 (UiTM) 的艺术家。他的创作涵盖绘画、素描、装置、影像和雕塑等多种形式。他通过艺术表达自己与周遭环境和经历的抗争。

Hasanul 曾在新加坡、雅加达和纽约举办过个人画展,其作品也曾在台湾、巴黎和第13届 迪拜亚洲当代艺术周

2024 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奖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奖 (成熟艺术家类别)

Hasanul Isyraf Idris 获奖作品:标题: Durio (榴莲)
材质:纸本果粉画
尺寸(厘米): 174 x 173
Durio展示了对自然的一次迷人的探索和观察,这是艺术家在位于山林和乡村定居点之间的霹雳州静修工作室中用四年时间记录生物多样性而创作的。

这件作品以细致的图画描绘了榴莲树(学名:Durio)的生命周期,并强调了无刺蜂在授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动植物,艺术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种子、叶片和蝴蝶卵进行了高分辨率扫描。

作品引领观者在遥远的环境中感受时间的缓慢流逝,引发对现代环境问题、自我关怀和自我认知的思考。宁静的氛围引发对宇宙中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拥抱尹婉
Hug Yin Wan,2015 年毕业于马来西亚 Dasein 艺术学院,获得美术文凭。他生长于佛教家庭,相信生命无常的理念,并将这种信念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捕捉转瞬即逝的瞬间和变化。

尹万于2015年荣获丹绒文物奖混合媒体类别一等奖,同年荣获Nando's艺术倡议大赛纯艺术类别大奖。他还荣获2016年大华银行马来西亚年度绘画奖资深艺术家类别铜奖。他的作品也曾在本地多家画廊展出。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金奖(成熟艺术家类别)

拥抱银湾 获奖作品: Reflections of Water 水的倒影
中等的: 胶合板上的混合媒介(木刻、镜子、丙烯酸和油漆)
尺寸(厘米): 61.5 x 171.5

Reflections of Water 作品探讨了“无常”这一主题,灵感源自著名演员李小龙关于水的适应性哲学。作品采用胶合板上的木刻技法,以重复的线条模仿流水。镂空部分嵌入镜面,映射着观者及其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互动体验。

这件作品象征着生命的不断变化,万物如同水一样流动、适应和转化。它引导观者反思存在的无常本质,并从中探索自身的真知灼见。

穆罕默德·阿姆斯亚尔·本·拉姆利
Muhamad Amsyar bin Ramly 于 2015 年毕业于马来西亚莎阿南玛拉工艺大学 (UiTM),获得美术学士学位(荣誉)。

他现居吉隆坡,自2017年以来积极参与马来西亚艺术界,创作了涵盖多种风格和媒介的多元化作品。他于2022年荣获马来西亚新锐艺术家奖(MEAA),并在吉隆坡Sareng画廊举办了他的首个个展“像素”(Pixels)。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银奖(成熟艺术家类别)

Muhamad Amsyar bin Ramly 获奖作品: Langit dan Bumi(天与地)
中等的: 画布上的混合媒介(泥土和丙烯酸)
尺寸(厘米): 175 x 136

Langit dan Bumi(天与地) 这幅作品是一幅冥想式的艺术作品,运用点画法探索精神记忆。画作运用点画技法,营造出随观者视角变化的空灵空间,唤起神秘感和情感。这些点的间距和大小经过精心设计,以表达人类的基本情感,并将观者与“则克尔”(zikr)的概念联系起来,这是一种通过重复来纪念真主的伊斯兰教习俗。

这幅作品表达了创造的神圣之美与和谐,呈现出一种精神上的诠释,而不是对自然的文字描绘。

迈鲁·尼萨·宾蒂·马利克
Mairul Nisa Binti Malek 是一位来自砂拉越的视觉艺术家,目前居住在莎阿南。她拥有马来西亚莎阿南玛拉工艺大学(UiTM)的美术学士学位和美术与技术硕士学位,目前正在该校攻读艺术与哲学博士学位。

Mairul 的作品探索个人叙事和社会政治主题。她曾荣获 2023 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奖(马来西亚)、年度最具潜力艺术家奖和新兴艺术家奖,并在国内外展出。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铜奖(成熟艺术家类别)

Mairul Nisa Binti Malek 获奖作品: Perepat 佩雷帕特(1996)
中等的: 木盒框架上的混合媒体(胶片、保存的树根、拼贴的档案文件、针、水洗蓝晒、线和水泥)
尺寸(厘米): 147.5 x 145(双联画)

Perepat1996) 通过对比劳动密集型工作给年轻一代带来的伤害和教育机会,捕捉到了砂拉越佩雷帕特村社区的韧性。

双联画以象征毅力的佩雷帕特树为主题,以网格和拼图的形式呈现,凸显其相互联系和个性。作品运用层叠的胶片照片、装裱精致材料的容器以及用红线缝制的档案文件,展现了经济的命脉。黄色蓝晒法模仿萤火虫的光,而水泥则象征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

艺术家邀请观众尊重村民的牺牲并欣赏不同社区共同的人性。

Zac Lee
Zac Lee 拥有马来西亚吉隆坡艺术学院美术文凭(1990年)和马来西亚The One设计学院插画文凭(1993年)。他于2006年获得美国佛蒙特工作室中心弗里曼奖学金,并于2010年入选中国北京三影堂驻留项目。

Zac 曾于 2014 年入围香港 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 决赛,并于 2023 年获得伦敦皇家肖像画家协会年度展览最佳主题奖。他曾参加过各种本地和国际展览,例如 2015 年和 2016 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高度赞扬奖(成熟艺术家类别)

Zac Lee 获奖作品: Embrace 拥抱
中等的: 布面油画
尺寸(厘米): 91 x 158

Embrace 作品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以年轻与苍老的轮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作品展现了人生苦乐参半的本质,强调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越时间的共同记忆和联系。

Nurul Shahida Binti Ibrahim
Nurul Shahida Binti Ibrahim (努鲁·沙希达·宾蒂·易卜拉欣) 于 2012 年毕业于马来西亚莎阿南玛拉工艺大学 (UiTM),获得艺术与设计学士学位。她曾获得槟城艺术公开赛 (2012) 安慰奖、艺术抗击艾滋病 (2023) 安慰奖以及 Mr DIY 艺术大赛 (2024) 创意艺术家奖。

2024 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奖、年度最有前途艺术家奖 (新兴艺术家奖)

努鲁·沙希达·宾蒂·易卜拉欣 (Nurul Shahida Binti Ibrahim) 获奖作品: Baruh 巴鲁(低地)
材质:黄麻画布上的混合媒介(线和丙烯酸)
尺寸(厘米): 126 x 95

Baruh(低地)描绘了生活的残酷现实以及宁静的乡村景色下隐藏的韧性。

艺术家自幼在日莱山脚下长大,是农民出身,亲身体验了丰收时稻田金黄的美景。然而,这美景掩盖了螃蟹、蜗牛和树麻雀(burung tiak)对农作物的破坏。艺术家通过网格图案以及绿色中正负空间的交织,捕捉了生命原始而持久的现实。

Ahmad Muhamad Bin Mohamed Kamal 
Ahmad Muhamad Bin Mohamed Kamal (艾哈迈德·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卡迈勒) 于 2009 年获得马来西亚莎阿南玛拉工艺大学 (UiTM) 美术学士学位(荣誉学位)。同年,他获得了第二 曾获丹绒遗产艺术大赛混合媒体奖。2019年,他荣获废物艺术大赛评审团特别奖,其作品曾在本地画廊展出。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金奖新锐艺术家类)

艾哈迈德·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卡迈勒 获奖作品: Reality in Harmony 和谐的现实
介质:低碳钢上的混合介质(工业涂料和织物)
尺寸(厘米): 86 x 118

Reality in Harmony “和谐现实”的灵感源自“Tanggam”(拼合),这是一种将木材连接在一起形成建筑主体结构的传统工艺。Tanggam 的特点是互锁的组件,象征着坚固耐用和团结统一。

作品以“tanggam”作为视觉隐喻,强调家庭作为社会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其重要性正在逐渐丧失。蜡染与线条的结合,象征着在培育积极社会价值观过程中所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Lee Yaw Chu
          Lee Yaw Chu对艺术的热情源于父亲的木工手艺。中学时期,他学习美术和书法,并发现艺术源于敏锐的观察力。他尝试运用日常材料,并开发新的创作媒介。在乡村和城市的生活经历,促使他探索人际关系和社会主题。他还在非营利活动中将艺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为孤儿提供支持。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银奖新兴艺术家类别)

          Lee Yaw Chu 获奖作品: A Letter from 1989 (1989年的一封信)
介质:木框混合介质(丙烯酸、纸、印刷、石膏和生锈效果)
尺寸(厘米): 85 x 73

《一封1989年的信》反思了日渐式微的书信传统,其灵感源自艺术家在1989年马来西亚的祖母与远在中国的哥哥之间的一封信。自1958年两人分别后,书信便成为他们唯一的沟通方式,维系着他们数十年的情谊。

虽然现代科技实现了即时沟通,但它往往缺乏手写信件所蕴含的情感深度。这件作品展现了书信如何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并转化为珍贵的文物,彰显了个人书面交流的持久影响力。

Aer Loo
Aer Loo 是一位吉隆坡艺术家。她的作品通过绘画、刺绣和诗歌探索身份、感知和人类精神等主题。

她的艺术之旅包括在兰卡威 Bon Ton 度假村的驻留以及在 Artsinsquare Ontario 在线展览的展览 加拿大 (2022年), 后屋 (2023年)和 邪典画廊 (2024年)。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铜奖新兴艺术家类别)

Aer Loo 获奖作品: Sacred Steps (神圣的台阶)
材质:中国书法方格纸上的混合媒介拼贴画(浮雕包装、喷墨打印和无酸喷胶)
尺寸(厘米): 167 x 52.4

Sacred Steps 传达了关于社会等级、劳动和人类韧性的多重信息。作品中的男孩象征着数百万被低估的童工。他组装鞋子的行为隐喻着支撑社会、帮助他人攀登社会阶梯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在中国书法纸上进行印刷转印和方形剪裁,艺术家将男孩无声的挣扎转化为引人入胜的视觉叙事,突出了处境艰难的人们的韧性和谦逊,以及他们为社会提供的无形支持。

Emily Tan 
Emily Tan 正在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攻读美术文凭。她擅长油画和丙烯画,同时也尝试纺织品、纸张等不同媒介,以及涂鸦、雕塑和壁画等各种艺术形式。

Emily 荣获 2024 年 Mr DIY 艺术大赛“评审团精选奖”,并在 2023 年 #BreakFree 吉隆坡青年街头艺术节中荣获“最佳涂鸦艺术作品奖”。她还被马来西亚艺术学院 (MAI) 评为 2023 年 Bakat Mahasiswa 十大艺术展之一。

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作品新锐艺术家类 (高度赞扬奖)

Emily Tan 获奖作品:百家被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厘米): 122 x 92

百家被 是中国传统的被子,象征着对百日孩童的祝福。它由亲朋好友赠送的布料制成,据说能带来好运和守护。这件作品致敬了这一传统,并展现了艺术家与祖母之间的深厚情谊,颂扬了被子精湛的工艺中蕴含的爱与关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2024年比赛的参赛名单,再次祝贺获奖者。 2024年大华银行马来西亚年度绘画奖再次聚焦了马来西亚艺术界蓬勃发展的杰出人才。从哈桑努尔·伊斯拉夫·伊德里斯(Hasanul Isyraf Idris)精妙绝伦、将艺术与生态意识和谐融合的作品《杜里奥》(Durio),到努鲁·沙希达·易卜拉欣(Nurul Shahida Ibrahim)发人深省、巧妙揭示隐藏社会真相的作品《巴鲁》(Baruh),今年的比赛证明了马来西亚艺术家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与周围的叙事有着深刻的联系。

随着这些创意声音在东南亚持续回响,人们对2025年大华银行年度绘画的期待也日益高涨。随着当代艺术格局的演变,可持续发展、文化认同和数字化转型等主题预计将成为焦点。我们鼓励年轻和经验丰富的艺术家突破界限,探索新的媒介,讲述挑战、提升和凝聚人心的故事。

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和创作者们——2025年注定是想象力和影响力更加丰富的一年。保持灵感,让画布继续发声。

John CC Lim

lumagida.com/wall art and painting




返回博客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